close
先前國內發現一個罕見的腸癌家族,家族中算一算共計有七人罹癌,
台大醫院發現這位患者在腸道中長出上百個瘜肉,證實為腸癌。
追蹤發現這位患者的親戚,包括同一家族的叔叔、伯伯、爺爺與叔公都罹患了大腸直腸癌,
也有死於腸癌的親戚,經研判,應該是家族帶有特殊致癌基因所致。
多恐怖的一件事啊!
雖然此病例為特殊基因致癌導致,
但其實生活、飲食習慣更是影響自己罹患疾病的重要因素。
日前看過ㄧ本日本醫生所著的書提到,
良好的腸胃與良好的健康狀況有最大的直接關係。
在飲食上,我們可以多攝取低脂、高纖食物。
多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、豆類、糙米、燕麥等全穀類,減少攝取肥肉。
如果時常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,易造成腸子過度的蠕動,而使得腸壁變厚、變窄,產生憩室。
而糞便常附著於腸壁上憩室中,則會產生毒素使腸內細胞基因產生變化,形成息肉,引起大腸癌、大腸瘜肉等病狀。
學會正確的飲食吃法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也能夠避免癌症而長壽。
所以個人的生活習慣更大於基因遺傳。
這本書的一些好觀念,可以下次再好好分享..
而我們也可多好好觀察自己的排便習慣,
養成固定按時排便的習慣,如廁後也可仔細觀察糞便的樣子,
從便便的顏色、形狀,可以觀察出一些疾病的端倪,
漂亮健康的便便應該為黃褐色,屬較淺的顏色,稍軟條形的形狀,
若顏色過黑、過青、帶血或血絲,水便、糞便太硬或太軟,都可能是腸胃道生病了。
若顏色過黑、過青、帶血或血絲,水便、糞便太硬或太軟,都可能是腸胃道生病了。
若個人有直腸或結腸癌病史、家族性大腸癌病史、乳癌或生殖器癌病史的人,這些屬於大腸癌高危險群的人,也應該定期接受大腸癌的早期篩選,記得每年定期一次作糞便潛血反應,是很重要的哦。
全站熱搜